《子午书简》-- 读《蛙》(一)讲道理与讲故事

因为我一来不是搞文学的,二来也非文科毕业,所以无法说鲁迅是我的师承。但是。从书本中收获最多的还是鲁迅的文章,而且身为理科生,尤其喜欢他的杂文。嬉笑怒骂,一气呵成。论点论据论述论证,排山倒海,顺理成章,应该算是理科生眼中最优雅的文体了。

但是近来我渐渐喜欢上了看小说。相比智慧机敏、嬉笑怒骂,一气呵成地讲道理。一波三折、娓娓道来,也有它独特的味道。

当然,在文学史上就你看,小说的地位独一档。诺贝尔文学奖大部分受奖者都是以小说深受大众所爱。经过我的思考,发现这其实是有原因的。讲道理,其实是一个收敛的过程。虽然讲道理会经过铺事实论据论证到结论这样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但其实它是一个收敛的过程。因为一个道理需要听众,也就是接受者有足够丰富的阅历才能接受。

怎么说呢,举个例子,比如说《论语》中一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们看这本书这句话。表面上只是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时间的流逝,当然你就可以这样理解,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要珍惜时间,时间一去不回头。

但实际上你真要读懂这句话,是需要通过一些阅历,特别是人生经过一些未完成的志愿或者说遗憾的事,你才可以明白孔子在川上面对滚滚黄河体会到的时间的那种匆忙的流逝,奔腾流去的那种紧迫感、那种窒息感。特别是那个“逝”,奔流而去的河水仿佛是生命体,会因流失而逝去。

所以我说讲道理是一个收敛的过程,它需要受众有一定的阅历才能更好地明白,比如说孔子这句话。表示的是一个深刻入木三分的一个人生哲理,但如果你没有作者的阅历,你无法跟着他一起收敛。

而小说,则为读者营造了特定的上下文。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之中,读者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受了他的感受,体会着他的体会。就算是与同一篇杂文要表达一样的观点,但是因为你有了书中人物的经历和环境上下文之后。更有助于你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这种体会也会更加刻骨铭心。讲故事也是一个发散的过程,正像我们所说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讲故事者的娓娓道来之中,会有自己发散的各种体会。

莫言当然是一个优秀的讲故事者。《蛙》这本书正如他所说,表面上讲的是计划生育,但实际上不止于计划生育的还是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用回他老人家的话就是,如果不了解计划生育,就别说自己了解中国。

正如这本书的标题,他在书里说,蛙,也就是与娃同音。同样,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中国在计划生育中的一些故事,其实也描述了中国人对待下一代的一个态度的一个历史变迁。

大陆的计划生育,实行三十年来,的确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但在执行这“基本国策”的过程中,确也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件。中国的问题非常复杂,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尤其复杂,它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人伦、道德等诸多方面。尽管不敢说搞明白了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就等于搞明白了中国,但如果不搞明白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那就休要妄言自己明白了中国。

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好的道理,好的观点应该尽可能的收敛,尽可能的精炼,意味深长。而一个好的故事应该尽可能的发散,尽可能多的引发出读者更多的想象与思考。《蛙》,就这样来说,无疑是篇优秀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