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的快乐
所谓相爱,不是互相凝视得多深,而是一起望得有多远。
-- 佚名上面这句话忘了是在某书还是某视频上看到的,当时觉得很有相爱的一种禅意。但禅意在哪里,也说不出,过了几天,忽想起一个老套的故事,得解。
(一)这个故事你们肯定晓得。
说是从前有个国王,吃着山珍海味,住着金碧辉煌,却常常愁眉苦脸。自己拥有的一切是多么另人厌倦!
一日凑巧偶遇一僧人,便向之讨教快乐的秘诀。他们聊起民众的生活:简单的粗茶淡饭是否也让他们感到厌倦?老僧眯眼笑道:“陛下,你随我来”。
僧人带着国王回到寺庙,劳作起来:抬水、砍柴、种地,忙活了一天,国王累得连抱个瓢都难。就在这时,僧人递给他一碗清水。国王一饮而尽,大呼过瘾,仿佛此水甘露般沁人心脾,才恍若大梦初醒!
是的,两人无论凝视得多深,彼此有多了解,只要互相对视,就还是互想索取!和追逐名利、谋求金财无二。凝视得越深,双方只会索取越多,犹如国王之于宏殿而生厌倦。甘露,其实就是一起走过的风雨!
(二)你们有没发现?
现在的社会渐变成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社会。比如,社交媒体会根据你的喜好不断推送,你不再需要等每晚7点的黄金档;买东西你也不需要左挑右选,主播会在“一、二、三,上链接”中激发你购买的冲动。甚至你没有钱,马上都会有app跳出来告诉你他可以借。你能想象?视频app可以贷款、游戏app可以贷款、刷朋友圈都可以刷到贷款广告。
我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所见即所得”,并不是我不喜欢更高的效率、更棒的科技,而是我怀疑,人们能否在快节奏中的碎片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比如猛然回想最近刷的各种有意思的视频,仿佛主播们来来回回、数十数百个视频,都只是把一件事翻着花拍一百次(因为他们必须一直迎合观众特定“关键词”的爱好),再也没当年看喜欢的电影那样,每个情节每段对白都如数家珍。同样的,贷款买到心爱玩具的少年,不知能否想到自己父母兄弟为之所做的努力与快乐?。
所以,社会可以快一点,但我们,还是慢一点罢,不止身边的风景,得有时间和空间想一想,要到哪里去。
(三)下面回到我想说的小故事。
几年前,父母尚未来帮忙,还是我跟妻子带着两个娃,每天生活就是工作与家务连轴转。某天晚饭后,我看电视柜略空、心血来潮,说不如去搞个鱼缸养点鱼吧。于是放着两娃在家做作业,到家旁的一个花鸟鱼市逛逛。
相中一个鱼缸、搞了点石头水草装饰外加小鱼若干,砍价砍至共 500 元整。由于离家不远,就这样一人像抱着大电视一样抱着鱼缸、一人提着一堆所谓“怪石嶙峋”,如此颤颤巍巍又小心翼翼一路回家。到家后,已是气喘吁吁口不能言。但我俩还是趁着热度硬咬着牙把水缸清洗、布景、灌水、放鱼,一气呵成,完事后两人都已累得无法动弹,瘫倒在地板上,靠着沙发腿,相偎看着鱼缸。
鱼缸在彩色LED照耀下,有如七彩霞光从天而降。霞光透过水面、漫射至整个缸体都有点辉煌。鱼儿初初还或娇羞或失魂地四处寻找掩体,继而熟络后纷纷探头,不一会儿,便你追我赶,鱼戏水缸东、鱼戏水缸西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那个惜春时分的晚上,我俩久久坐在地上望着鱼缸,仿佛是那个遥远时光里、干了一天农活、刚牛饮完一大缸井水的国王 – 叹道 – “这真是 500 元的快乐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