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人与海》(一)-- 战士与苍蝇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给打败。
-- 海明威
朋友,当你路过上面这句话时,请放慢“眼步”,如果可以的话,请你记下他。他将是你在孤独无助时、在挑战面前欲要退却时、在困难降临顿感彷徨时的一座支点。请你好好收入心里,他能助你直面挑战、挺过艰难。这些年,当我面对潮水般挑战与质疑时,就是如此心中默念着这句话,微笑地挺过去。
但如果是几年前,你跟我说这句话,我可能会不屑。因为多年前,我不知在哪看的文章还是段子,上面说硬汉如海明威也是死于自杀。嘴上说着虽然不能被战胜,但实际上在病痛面前还是服了软。不仅不硬,而且还虚伪!
直到后面偶然读之传记,被其朴实、坚定、铁汉深情的人格所感动,方知网上段子之可恨。海明威固然是自杀,但那只是他给风烛残年、饱经伤病的自己的一个了断,留下如此多真切的作品的他并没有被打败。
这让我想起了近来很流行的“塌房”文化,人们面对众多明星(当然,这也和如今很多明星确实够不上榜样有关),心中总默想着他们垮掉的那一天。仿佛名人在哪方面取得什么成就,完全没有他们在哪方面跌倒或出错来的有价值。就像《白鹿原》上的黑娃看待白嘉轩,“这个人的腰杆太直了”,总要将之打折才解气。
流行的“塌房”与“撕逼”文化容易遮蔽我们的双眼,但这其实并不意味着当今的人就比老一辈多了戾气、心里更阴暗。其实这也是如今互联网信息大爆炸引起的现象,名人的行为与日常借助于网络,被无限地放大。你看,老一辈的偶像,我们只能从其作品、成就、顶多访谈或传记去了解他;而如今,名人的各种行为、随意的一句话都会被迅速流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我们往往不容易察觉身边人的可敬之处,有时也是因为太近了,优点与缺点同时都被放大了。
鲁迅有篇箸名的散文 –《战士与苍蝇》,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战士倒下后,伤口淌着血,这时苍蝇们嗡嗡地凑了过来,营营地叫着,自以为发现了不朽的伤痕,得意地高叫。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迅哥如是说。
当然,大多数人如我,并无能力成为战士,我们力争不要成为苍蝇吧!让我们抛开杂念,沉浸经典,走进海明威,从《老人与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