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简》-- 读《罐头厂街》(一)人生的味道

罐头厂街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利半岛。它是一首诗,一股恶臭,一阵刺耳的噪声,一片深浅不变的光,一个音调,一种习惯,一阵思乡之情,一个梦。

Cannery Row in Monterey in California is a poem, a stink, a grating noise, a quality of light, atone, a habit, a nostalgia, a dream.

约翰・斯坦贝克(Steinbeck John)

很久以前,读了 约翰・斯坦贝克 的一本小说 《人鼠之间》。正好联想到现在中美贸易战大家对老美的看法,为啥老美现在在我们眼睛里变成 “不守信用”、“狂妄自大” 的形象呢(多半拜 特朗普 所赐)?但起码在 《人鼠之间》 里,我们能看到人性的辉光。

这激起了我了解美国现代文学的兴趣(了解下老美的人文思想),于是又顺着读了这本 《罐头厂街》。简单介绍下作者 – 1962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约翰・斯坦贝克

essays-note-Steinbeck

约翰・斯坦贝克(Steinbeck John,1902 年 2 月 27 日~1968 年 12 月 20 日),20 世纪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伊甸之东》、《烦恼的冬天》等。

1937 年发表小说《人鼠之间》,1939 年出版小说《愤怒的葡萄》。196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8 年 5 月,他的身体开始垮下来,1968 年 12 月 21 日,他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罐头厂街》 简单来说是一篇中短篇幅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加利福尼亚洲(State of California) 的一个海湾城市 –蒙特利县 (Monterey)(也有译为蒙特里、蒙特雷)。

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发生在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一个经济萧条的时期(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故事发生的地点这个蒙特利海湾,以前曾经有一个沙丁鱼罐头厂,曾经经历过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那么在经济萧条时,可想而知,当地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受到了很大的改变。

在这么一个前提下,罐头厂街,也就是靠近罐头厂的一角街景,一块空地、一个杂货铺、一间妓院、一个海洋研究所,在这么一角破旧的区域发生的故事。作者在这个布景下构建了他回忆中的这个故事,这是一个既真实又理想的生活,肮脏、美好、又甜蜜。人们的生活简单、虽没理想但有欲望,不被金钱所腐蚀、为人真诚。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在开头的这一段话了,为什么在他的记忆中,罐头厂街这片区域既是一首诗又是一股恶臭;既是一阵刺耳的噪声,又是一个音调,一种习惯。

我听过阿城还是蔡澜 (记不清到底是谁也无从考究了 - -!),讲了关于回忆的故事。就是往对往事的回忆,虽然以前的经历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是回忆起来,总是有味道的。他就说当初他写作或者奋斗过的地方,旁边是个菜市场。所以每天写作的时候就闻到那个菜市场的烂菜帮子味。致使现在只要一闻到烂菜帮子味,就会忆起当时自己写作的那个地方,回忆起当时工作的那个情景。虽然那气味不是什么好闻的气味,生活也很枯燥,但是却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就像作者写的一样,是一首诗、一个甜蜜的梦。

那么怎样把这些回忆中的故事记录下来呢?你不该带着当前眼下的思想偏见,也不该带着对过去过多的粉饰,真诚地写下来,让我们欣赏下作者是如何说的:

怎样才能鲜活地描绘出那缕诗意,那股恶臭,那阵刺耳的噪声 —— 还有光线的质地,音色,习惯和梦?采集海洋动物标本的时候,有些扁虫一碰就碎,脆弱得几乎不可能保存完整。你只能凑近一把小刀,让它们自己扭动着爬上来,再小心地移入装满海水的瓶子。也许这本书也该以同样的方式来写 —— 展平书页,让故事自己爬进来。

And perhaps that might be the way to write this book – to open the page and to let the stories crawl in by themselve.

约翰・斯坦贝克(Steinbeck John)